天 台 明 灯
天台知识
天台典籍
圣者法语
台宗讲席
修行感悟
翰 墨 飘 香
·五磊景色
·五磊晚景
·五磊古寺
·
·夜宿五磊寺
·贺五磊寺宗立大和尚升座之喜
·初秋入五磊寺
·春日游五磊寺
-更多-
灵 山 瑰 宝
民国 ▪ 鎏金如意 紫砂钵
青铜鎏金角斗
明 • 万历铜钟
藏经十卷
尊者灵塔
灵山瑰宝-5
佛尘 • 谛闲大师法器
星月菩提珠 • 谛闲大师法器
-更多-
【圣 者 法 语】
答奉天如如居士疑问十四则
  一答。经云。迷妄有虚空。依空立世界。据此可见虚空以众生迷情所变现耳。众生本有大觉真如心海。一念迷情。犹海之一沤。沤之于海。何可论其大小哉。子不悟本妙真心。但认此色身之内。昏扰扰以为心。无怪乎不能包括虚空也。
  二答。法身无相。亦无不相。所谓无有相。无无相。无亦有亦无相。无非有非无相。离四句。绝百非。乃真法身也。子执无相为法身。不几成于断灭见乎。无之一句。尚未能超。况四句乎。什公所说。乃即法即报之报身。梵语卢舍那。此云光明遍照。为十地大士说法。故现此身耳。
  三答。我但知佛学。而不知科学。以鄙意度之。科学从识神拟度之见。佛经是亲证现量之境。凡一切星辰。依经论而说。尽是星光天子之宫殿。亦非神仙所居。彼星辰离地。有四万二千由旬之高。而神仙不得居之。即科学恐亦不能测之。孰之是非。吾不得而知。
  四答。净土庄严。乃弥陀愿所成。亦众生信愿持名功德所致。娑婆秽土。无足为论。
  五答。子所认之心。往往将妄作真。倒乱甚矣。是以以真为妄。犹不自知。子所谓本无生灭者。乃真心也。彼经疏所云。五阴五根五大。既云无所从来。则无来。无所至处。则无去。无来即不生。无去即不灭。缘会即有。有非有也。缘离即灭。灭非灭也。若真有生灭。何须假缘。佛亦从缘而有也。以众生机感为因。以佛应为缘。感应因缘。不可不知。
  六答。北京龙藏。丛林请之以为法宝供养耳。并不便于研究作用。若欲翻阅研究。何必龙藏。况龙藏是梵本。请之连纸工价。非三千余金不可。
  七答。大千世界。一佛所王。那有十方所说之经。说有仍不妨纳在一微尘中。
  八答。七诸祖。俱无实法与人。所谓先圣后贤。其揆一也。子何以被一个无字困煞。众生苦之。只苦在妄认四大为身。六尘缘影为心。是以无始至今。轮回不休。其病根只在错认身心。佛祖出世。为破此执。所以说无。子反被其所困。生死何由可了。
  九答。若论释种本领。毋须要佛神通救度。且琉璃王。亦不敢轻视。因释种受佛教化。又坚持五戒。宁有戒死。不有戒生。守戒生天。犯戒堕狱故也。人但知释种受灭。而不知往昔由网鱼因缘。遭此恶报。经云。假使百千劫。所作业不忘。因缘会遇时。果报还自受。因果报应。虽大圣人。亦所不免也。
  十答。目连尊者。神通第一。况早证阿罗果其生死了也。且末后一关。何须佛告。但以示此一报以警后世之众生耳。所谓公修公得。自作自受。亦多劫因果之不忘耳。
  十一答。十方佛经皆说众生之心。经云。佛说一切法。为度一切心。若无一切心。何用一切法。苟能悟得此心。则一切法自能了了。生净土后。不言自喻。永明大师云。但得见弥陀。何愁不开悟。
  十二答。本年往生净土者。三月间天津陈性亮之妻。六月六日上海会稽道尹黄涵之之妻。俱有确证。
  十三答。科学知见。非真不足取信。子既信佛。当具正知正见。但不谈彼短不说己长可也。
  十四答。须知生界无减。佛界无增。先贤发愿。应当如此广大。若不发如此大愿。无以建立大行。以愿为行之导师故也。各发大愿。各修大行。各结众生缘。各尽众生界。所谓药医不死病。佛度有缘人者。类此可知。
上一页:答慕西和尚函问拜大悲忏用十乘观法 谛闲大师 下一页:答德威居士十六问 谛闲大师
【友 情 连 接】今天是: 2025/7/4 星期二
国家宗教事务局
中国佛教协会
佛教在线
中华佛光文化网
凤凰华人佛教
菩萨在线
中华佛典宝库
普陀山佛教网
宁波市佛教协会
天童禅寺
七塔禅寺
东林祖庭
少林寺
Copyright©浙江省慈溪市五磊讲寺版权所有 客堂:0574-63670476,传真:0574-63670676;地址: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五磊山 浙ICP备1804279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