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 台 明 灯
天台知识
天台典籍
圣者法语
台宗讲席
修行感悟
翰 墨 飘 香
·五磊景色
·五磊晚景
·五磊古寺
·
·夜宿五磊寺
·贺五磊寺宗立大和尚升座之喜
·初秋入五磊寺
·春日游五磊寺
-更多-
灵 山 瑰 宝
民国 ▪ 鎏金如意 紫砂钵
青铜鎏金角斗
明 • 万历铜钟
藏经十卷
尊者灵塔
灵山瑰宝-5
佛尘 • 谛闲大师法器
星月菩提珠 • 谛闲大师法器
-更多-
【圣 者 法 语】

开示学者道传师

  欲学台宗教观。先须熟读始终心要。教观纲宗。此二种不可不熟读熟背。然后阅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。究此一种。要细心玩味。此是性具一宗之纲格。得此纲格已。只须精研法华楞严二经。体会佛意。即可自他兼利矣。子其志之。

  禅宗注重于参。教下注重于照。如破千年之暗室。贵在明灯。欲出无始之樊笼。须凭妙观。所以看话头。须起疑情。疑情不起。功夫不能进步。修止观只须直照。如在狮子岭四五七中用功是也。其实当今之世。吾人业重。修止观。须破惑。方能了生脱死。看话头。莫道不悟。纵使澈悟。而生死尚未了脱。具见此宗教二种修功。俱非了脱生死之对治法也。尔若以真实为了生死用功。唯有信愿持名念佛一法。所谓出生死无别路。入涅盘唯此门。本寺堂中起七。亦是敷演故事以所订之例规。不能不做。其间用功随各人的习惯。今番进堂。堂中班首师开示。总教人看话头。你果为真实了生死。还是抱住一句佛号。密默提撕。无论行香坐香。靠住一句佛号。静中念佛。最易得力。较之大殿上。尤为易得一心也。请将这一句佛号。打成一片。堂中修此一法。不可向班首师前呈露。只要自己身心受用。于此一法。也要信得极。愿得切。蓦直行去。不但现在受用。到得临命终时。自有好消息也。尔其志之毋忽。持名念佛。是世尊澈底悲心。无问自说。乃胜异方便。了脱生死之真实。不二之法门也。吾人从此法门而入。第一要信得真。第二要愿得切。第三要行得纯。尔今信虽真。愿虽切。唯行欠纯耳。但修念佛一行。也要先须放下。胡思乱想。一切杂念。单单提起正念。将阿弥陀佛四字名号。系念在心。不必长用高声。长用高声。恐伤元气。以致喉中作痛。若看有昏睡时。须用高声以破昏。亦不必长用低声。长用低声。恐易散入昏。昏时反起思虑。当于思虑起时。自觉心不归一。故须要收来正念。默默持去。口里念出。耳中收来。可谓口耳相传。自他不隔之法门。最能容易入手。又易纯熟。久久自成念佛三昧也。尔当注意毋忽。

  信禅宗。又信净宗。此即永明祖师所谓。有禅有净土。犹如戴角虎。何善如之。你说禅以返观。净以存想。二者难以兼修。即是不知善用其心。须知当参禅时。一意参禅。返观便不是真参。真参者。宜于话头上顿起疑情。切实体究他。毕竟话头一个落处。直下觑见。当下荐得。算是个参禅的样子。不参禅时。老实念佛。净念相继。较之参禅。尤其得力。是名真念佛也。凡参禅人。名念自佛。早晚发愿回向。愿生极乐。此即禅兼于净也。修念佛人。正念佛时。不必存想。须念念返观。能念之心。心心相续。念念无间。较彼看话头。尤易纯熟。此即净兼于禅也。二者正相资。而不相悖。若真实为己躬生死大事。除净土念佛外。那有出死路。思之思之。

上一页:开示温州灵岩莲社念佛求生净土是人生一件极大要事 谛闲大师 下一页:示新发意人须发菩提心以为根本 谛闲大师
【友 情 连 接】今天是: 2025/7/6 星期二
国家宗教事务局
中国佛教协会
佛教在线
中华佛光文化网
凤凰华人佛教
菩萨在线
中华佛典宝库
普陀山佛教网
宁波市佛教协会
天童禅寺
七塔禅寺
东林祖庭
少林寺
Copyright©浙江省慈溪市五磊讲寺版权所有 客堂:0574-63670476,传真:0574-63670676;地址: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五磊山 浙ICP备18042799号-1